我们知道,巴西传奇球星贝利是全世界公认的球王,甚至贝利可以被称作足球的代名词;而贝利之后,被公认为球王的则是阿根廷的天之骄子马拉多纳。其实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机构都有更多版本的球王评选,比如上世纪70年代德国的《环球足球杂志》就曾评选过世界范围内的球王,他们评出的世界五大球王是贝利,斯蒂法诺,贝肯鲍尔,普斯卡斯,还有中国的李惠堂。而本世纪初也有一个球王评选的版本,将齐达内也列入球王的行列。

虽然球王评选的版本如此之多,但真正被球迷认可的,在全世界得到最广泛承认的球王,还是只有贝利和马拉多纳两人。其实和两人同时代的巨星非常多,但同样伟大的克鲁伊夫,贝肯鲍尔,普拉蒂尼等人,为什么没有被认为是球王呢?

对于球王这一概念,中国和外国的语境肯定不一样,所以球王的内涵也有所区别,但核心内容应该差别不大。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球王需要哪些硬指标。

第一,虽然我们都推崇悲情英雄,但毋庸置疑的是,在残酷的竞技场上,成王败寇是永远的铁律,无论你多么出色,如果拿不到冠军,则只能永远“活”在球迷心中,至于“王”,是永远当不成的。其实“王”本身就意味着最终胜利者的桂冠,不是王者,怎能称作王?足球领域,赛事繁多,但也只有世界杯,能够得到全世界最广泛的关注和认可,代表着全世界足球领域最高级别的竞技赛事——所以,想要被称作球王,世界杯冠军是必不可少的条件。

贝利自不必说,有三座世界杯在手,前无古人;而马拉多纳也有一座,而且他在86年世界杯的旷世表演绝对是世界杯历史上的绝唱。在这个指标上,同样出色的克鲁伊夫就被淘汰了。其实克鲁伊夫一直被叫做无冕之王,这个称号本身就带有悲情的色彩——有球王的本事,却没有球王的桂冠,的确非常遗憾。

同样遗憾的还有斯蒂法诺,普斯卡斯,这两人在俱乐部领域做到了极致,都是皇马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巨星,但放到世界杯上,就差一些了。普斯卡斯带领匈牙利差点夺冠,只是遭遇了德国人的伯尔尼奇迹;而斯蒂法诺的世界杯之旅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另外,法国巨星普拉蒂尼虽然有一座欧洲杯冠军,但欧洲杯毕竟不是世界杯,所以,普拉蒂尼也很难称其为球王。

第二,王这个字眼带着浓厚的江湖气息,所以被称作球王的人,技术一定要够炫,够野,最好是踢街头足球出身,球风要张狂一些,不要太循规蹈矩。这方面,贝利具有天然优势,桑巴足球本就是这种风格;而马拉多纳被称作小贝利,他的技术更是出神入化,犹胜贝利。其实这个指标针对的是足球史上另一位伟大的巨星,贝肯鲍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