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作为五大联赛中最早复赛的赛事,虽然已经尘埃落定,这当然是一件好事。至少,对于球迷而言,能够在炎炎夏日迎回足球比赛,也算是在疫情肆虐期间的宝贵慰藉。

但对于某些俱乐部而言,夏天却变成了寒冬。

根据德国媒体披露,在这个赛季结束之后,将会有13支德甲和德乙球队面临破产的危机,空场比赛让这些球队失去了极其重要的经济来源,也打乱了他们的运营计划。

如果没有“50+1”,通过俱乐部老板的注资,这些球队就可以顺利地渡过难关。

这个束缚着德甲长达数十年的特殊政策,在这种艰难的关头,真的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何为“50+1”政策?】

“50+1”政策并不复杂。

俱乐部的内部会员至少拥有51%的表决权,而俱乐部的合作伙伴,也就是所谓的“金主爸爸”最多也只能占有49%的表决权。

而要想摆脱这种限制,就需要通过“拜耳规则”,即企业向一支球队持续注资20年之后,才能获得大于49%的表决权。在德甲,沃尔夫斯堡和勒沃库森就通过这项规则,摆脱了严格的“50+1”限制。

注资再多,也无法随时控制球队,这足以让众多金主望而却步,也让德甲的大多数球队成为了以球迷为中心的球队──毕竟没有了商业注资,球队的收入几乎全得指望卖票来解决,谁还敢得罪养活自己的球迷呢?

这种政策的推行当然有积极的一面,至少在大资本面前,球队不会变成随时都有可能被弃之如敝履的玩物,就像安郅或马拉加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