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广州日报 张喆 黄维 杨敏

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下,中国足球、篮球、排球这三大球类集体项目在国内联赛体系和国字号队伍的备战方面均遭受一定的影响。且看本报今天对中国三大球的现状和未来的剖析!

中国足球

直面“三大难题”

中国足球的新赛季原计划在2月底开锣,但受疫情影响至今仍按兵不动。整个停摆期间,中国足坛自始至终贯穿一个“难”字。

首先是中国足协的“难”。

自2019年8月中国足协换届以来,陈戌源和刘奕这对“主席+秘书长”的搭档就面临种种难题。“职业联盟”本是他们上任后的最重要抓手,无奈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职业联盟”过去三年多的推进难以奏效。在中国足协主导下的“职业联赛理事会”,未来将统领中超、中甲、中乙三级职业联赛。

疫情期间,中国足协的很多核心工作推进进度不快。天津天海是否符合中超准入的技术问题,纠缠了三个月仍未有定论。至于疫情期间降薪的问题,中国足协虽然出台了一份最少降薪30%的指导预案,但被大部分俱乐部投资人认为很难实现。

目前,中国足协内部传出机构行政改革基本完成的消息,原来足协下面分设的30多个部门将压缩到一半左右。其中,陈戌源未来主抓国家队的工作,刘奕将主抓多个部门合并之后的“大竞赛部”。也就是说,国家队和联赛这两大块专业程度最高的业务,由中国足协主席和秘书长这两位非足球圈的“新人”分别亲自上阵管理。

其次是中国职业联赛的“难”。

由于天海的中超准入问题悬而未决,中甲、中乙又有大量俱乐部破产退出,加上新赛季重启时间无法敲定,因此今年中国足球的三级职业联赛如何继续,中国足协至今未有最佳解决方案。

中超16家俱乐部在过去3个月一直处于阶段性集训的状态,球员的心态和状态都得不到保证。更难的是,目前多家中超俱乐部的主教练和主力外援仍滞留海外,返华时间无法保证。